你的位置:联华证券炒股_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_线上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 线上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 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 需求大增但门槛高、堵点多,长三角跨域医学成果转化破局
发布日期:2024-11-08 22:28 点击次数:115
“由我们团队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球首款‘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已经在2023年6月正式拿到了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系统下的治疗技术在肝部、肺部等众多实体肿瘤中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奇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团队正在根据临床应用和反馈,开发适应更多不同应用场景、满足不同临床需求的迭代产品,并持续拓展适应证,同时开展药效联用的疗法创新研究。
“现在团队主要聚焦在以与内窥镜相关微创外科为主的Ⅱ类、Ⅲ类医疗器械的‘医工’项目开发,项目数量已经超过10个,开发灵感几乎都来自于临床医生。”上海康路联医疗科技总经理肖亮对记者表示。
肖亮说,目前,成果转化领域的热情度很高,但成熟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并且在树立一些标杆转化项目和方法后,这一领域才会逐步成熟。
日前,上海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目标称,到2027年,上海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科研事业单位累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到100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家等。《行动方案》同时提出要推动相关要素在长三角范围内的联通。
9月下旬发布的《2023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显示,2023年,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合同金额达1050.19亿元,同比增长117.84%。同时,2023年上海吸纳三大经济圈的技术合同数量和金额均有增长,来自苏浙皖地区的合同金额最多,达344.55亿元,同比增长62.16%。
记者调研发现,尽管生物医药领域在长三角的转化需求大,但其中存在一些难点堵点,包括: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项目在市场化、商业化层面的前景预判不足,项目投融资渠道单一,项目在后期注册申报、市场销售时有一定障碍等。相关障碍如何破除?
转移转化的高“门槛”
要素流动是长三角跨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且涉及知识产权、概念验证、注册审批、市场销售等多个细分环节。业内人士称,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由于该领域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其面临的转化难度、复杂程度和挑战也会相对较大。
作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雏形”,知识产权要素扮演了重要角色。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负责人潘熙向记者解释称,与其他行业相比,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有一些不同点,体现在:第一,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与高度专业化,且其保护通常涉及专利、数据独占权和商业秘密等多种形式。第二,该领域知识产权监管与审批流程严苛,与合规性、市场准入密切相关。第三,知识产权的流动不仅要考虑市场化需求,同时因其直接关乎公众健康,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跨域流动,需要在长三角区域内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协同机制,支持产业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价值。”潘熙说,对于一项专利,应该提供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专利保护和交易服务,“我们正在通过举办长三角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等,来体现知识产权的‘运营’,帮助更多专利与国际接轨”。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能否形成“样机”的关键则在于工程化验证。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教育部微创医疗器械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成利表示,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门槛较高,涉及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商业运作和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缺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能够融会贯通、引领创新创业的人才更是匮乏”。
宋成利进一步称,生物医药领域的早期投资大、科研投资不足、产业资金退出路径不够多等,与其他快速创富的产业相比,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投资。
投融资人士如何理解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特殊性”?
“有医生、高校教授参与的医工转化项目和其他领域的转化项目相比,多了临床需求、卫生政策的双向反馈和验证的过程。”创瑞投资集团管理合伙人唐浩夫称,生物医药、医疗卫生领域的技术门槛通常很高,需要知识储备量较高的人士来解读,“同时,一些医工转化项目中的‘发明者’并不能完全代表医生群体,项目的工程化开发时常要回到临床中去进行验证,但医生们通常难以安排额外的时间,这和消费类、电子类的项目有很大区别。”
为“工程化”提质提速
有医学院校资深人士透露,国内医学院校的专利转化率整体在10%左右,一些成果转化优势较强的医疗机构的这一数字可接近20%,但这和发达国家40%的水平仍有差距。记者也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一项专利开发成为“样机”的成功率不足五成,“工程化”存在较多难点。
爱朋医疗器械孵化负责人乌家俊告诉记者,“医工转化”项目,主要指一些基于临床使用的技术创新,从临床产品的技术预研到可以注册上市。而医工转化项目会遇到的最常见问题,就是技术开发的“样品”无法达到医疗器械的标准,且存在生产使用风险,不能成为工业化批量生产产品,甚至“也有项目在立项时就未能充分识别到相关标准、指南要求,这就使得产品在临床验证阶段,还要重新进行二次开发”。
作为多个跨区域医学成果转化项目的“操盘手”,乌家俊告诉记者,尤其是在数据资源与共享上,一方面,由于医工转化项目在分析、验证环节需要大量医学数据、工程数据,但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完善,项目开发进度难免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医工转化项目需要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工程实验设备,但这些设备的价格昂贵、分布不均,一些小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可能无法承担,而大型医疗机构和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又不高,缺乏有效的设备共享平台,导致资源浪费。
此外,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医工转化项目的成果转化涉及多方利益,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一个难题,若是利益分配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合作各方的积极性,或导致项目合作破裂,严重阻碍医工转化项目的市场化。
“工程化”难题该如何解决?宋成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过去5年里,上海理工大学微创中心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和医院进行了十多项“医工交叉”的科研合作,具体项目包括微创外科器械、微创医学手术模拟器、3D智能腹腔镜、胰岛素采血针等。
宋成利表示,实际上,目前国内高校所培养的工程、理工领域的毕业生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工程师”,他们在科研创新、动手实践、临床探索、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都严重缺乏。同时,来自产业领域的“科研工程师”则缺乏系统整合能力、专业素养和钻研能力,“因此,搭建一个可以凝聚、培养、赋能科研工程师的公共服务平台尤为重要,也能进一步促进医工转化人才在长三角范围内流动”。
“此外,我们也要关注长期的国际合作。”宋成利认为,只有借鉴国际经验,紧跟国际前沿,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才能与时俱进,“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国际合作关系和平台,包括与美国斯坦福大学Biodesign中心、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创新中心、新加坡A-Star中心等继续进行深入合作,同时规避一些高风险的领域。”
对于如何提升医学成果转化项目的成功率,唐浩夫则分析称,一是确认临床需求;二是实现高效的工程化,这一步可以由具有垂直能力的技术服务方、生产制造服务方、概念验证中心、代工平台等来完成;三是要对总体预估项目的资本投入和时间进度表,“这三点要素是循环迭代的”。
如何协同?共享和开放很关键
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长三角跨域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究竟应该如何体现?
潘熙建议,下阶段,一方面可以在长三角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网络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技术供需对接和政策协同,推动区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另一方面,逐步完善配套政策与措施,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专利转移的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协同,并鼓励跨区域的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易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长三角区域有非常强有力的、不可替代的政策优势,且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没有政策障碍,但在具体操作和落地的过程中仍然会有一些困难。
朱同玉称,一个“主意”要变成“商品”,其中的资金、研发、生产厂房、销售队伍等要素都必不可少,但整个链条的运转并非那么顺畅。比如有城市在产业基金的投资范围、科创团队的落地选择等方面作了限制(比如规定产业基金只能投向本地/本区域内的项目等),也有城市在项目引进后未能兑现原先的奖励承诺等,这都不利于科学家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为此,朱同玉建议,首先,除了研究院、产业基金之外,长三角地区需要一个科创成果要素汇集的平台。其次,长三角地区还需要一个孵化器推荐和选择的平台,不同科创主体可以在其中匹配到自身发展的孵化器。
第三,长三角地区需要研究相关的转化落地考核机制;专利、项目的“来源地”和转化、应用、落地成企业的“入驻地”可以共享企业带来的奖励、绩效等收益。
复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刘新中拥有长三角多个“飞地”科创园区(浙江海盐、江苏昆山)运营经验。他告诉记者,无论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转化,还是来自企业、产业打造的产品转化,都需要多链条、多环节、全过程的“开放”,以此来广泛获取外部创新资源,优化科创产业生态,集聚和激发发展动能。
他建议,通过“开放”,可以让创新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和共享,让创新主体彼此激活,互相促动,诸如“研发外包”“植入式创新”“定制创新”等多种方式具有最优的效率和最低的试错成本,是推进科创产业中心建设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邹臻杰
相关阅读 首批“持证”射频美容仪产品将上架,百亿级市场再陷“混战”?目前家用射频美容仪的线上销量并未大幅回升
101 10-16 18:14 中国研究团队发布全球首个百亿级遥感大模型遥感大模型通过遥感影像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数据,提供精准精细化服务,在多个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214 09-22 16:59 国家药监局:促进全球药物在中国同步研发、同步申报、同步审评、同步上市李利表示,加强国际通用监管规则在国内的转化实施,支持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促进全球药物在中国同步研发、同步申报、同步审评、同步上市。
56 09-13 10:28 文心一言更名:百度如何布局AI搜索新战场?颠覆传统搜索的AI产品可能是什么样?
744 09-04 15:40 MiniMax加入视频生成混战,大模型的尽头是做视频?大模型有很多非共识如何开通股票杠杆交易,但视频生成或许是今年各大模型厂商的共识。
392 09-01 19:0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Powered by 联华证券炒股_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_线上正规的股票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